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落秋中文网 www.luoqiu.in,最快更新庄子的故事最新章节!

    庄子《逍遥游》的第一部分讲的就是境界、高度。境界的不同、看待事物的高度不同,我们就会有不同地人生。境界、高度不同,我们就有不同地人生感受。

    庄子《逍遥游》的第一部分是从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;”始,到“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,众人匹之,不亦悲乎?”止。

    什么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”?不过是庄子在寻子的路上在漠北苦寒之地看到的冷空气来袭。然后借用一本叫《齐谐》古书上写的故事来形象包装一下。

    只有亲身经历,才有发言权。传说中冷空气是从北方的某个地方来的。庄子虽然没有找到“北冥”之地,但他相信,《齐谐》这本古书上写的,是有一定根据的。

    还有!庄子去过吴越,到过海边,亲身经历过台风。

    在《逍遥游》里,庄子不是来写冷空气或者是台风的,而是以这个来作比喻,来说事。主要是为了讲天地变化的威力,无法抗拒的力量。什么“鲲”什么“鹏”,都是用来说事的,用来作比较的,用来讲境界、讲高度的。

    有了鲲鹏这个庞大无比的家伙作比较,就能显示出后文出现的蝉和小斑鸠这些小家伙的小。

    鲲鹏之大,有它大的境界和高度,有它的基础。写完了鲲鹏之大,马上就写鲲鹏的大是有它的基础的。

    所以!就有了这么一段文字介绍: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;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。故九万里,则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;背负青天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

    其实!这一段是在告诉我们,要想逍遥人生,像鲲鹏那边自由飞翔,俯视天下,你就必须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世事和人生。

    这是基础!

    你不站在这个高度上,你就是“蜩与学鸠”,你就不能理解鲲鹏为什么要那样?你就不能理解道家,你也就无法飞翔在天空中俯视天下。

    道家认为:人与万物一样,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客,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。人与万物一样,适时而生,不适时而亡。

    有了这种指导思想,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很明确了。活着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任务,追求多余的东东,追求影响生命安全的东东,追求暂时快乐而以后痛苦的东东,追求影响我们快乐的东东,都是错误地。

    我们只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已,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。是不是?我们为什么要去“追求多余的东东,追求影响生命安全的东东,追求暂时快乐而以后痛苦的东东,追求影响我们快乐的东东”呢?

    放下多余的东东,好好活着,完成我们这一次生命的过程,才是我们追求的。

    如果我们不能站在这个高度、境界上看待人生,对待生活,那么!我们就逍遥不起来。那么!我就变成了“蜩与学鸠”。

    蜩与学鸠它们认为它们的人生很好:“我决起而飞,抢榆枋而止,时则不至,而控于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”你鲲鹏的人生有什么意思?为什么要那样地?有什么意思呢?还九万里呢?

    其实!《逍遥游》中的蜩与学鸠这一段,讲的是观念。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,以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、人生观点、处理方法是对的,那么!我们就只能永远是“蜩与学鸠”,就不能成为鲲鹏,就不会明白鲲鹏之志,就不会有逍遥人生。

    观念的不同是由我们的智商和见识、接受的教育不同而决定的。

    观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!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让一个人改变观念。

   &nbs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